总是在写,偶尔回归

最会表达情感的人,底色都是悲凉的

我自从热衷传媒之后看了很多电影,发现一个演员在表演事业上最沮丧的事并不是没有天赋,而是有天赋但戏路太窄,在摄影机前只能演自己,而无法演离自己性格比较远的角色(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演员发挥非常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算这是章子怡那种悟性极强的演员也是有这样的缺点。这当然不是批评,这跟演员本身人生经验是有直接关系。

表演这件事跟演员个人的人生经验和天赋成正相关,一路飙升但没时间经历生活肯定是不行的。一句话:吃过猪肉跟只看见过猪跑,这其实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境界!国内有我喜欢的非常会诠释感情的演员,一个是张译,一个是周迅,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底色都是悲凉的。

张译特别会演,想想《士兵突击》,想想《山河故人》。每想到一次心都会揪一下,看他演戏的感觉是庆幸的:世界上有那么多平凡走心的故事,但我不曾错过它们!

再说周迅,她个人受的情伤很多,但这些伤都没有白费,她把这些经历全部应用到她的表演事业上了,她就是连演喜剧的结局也让人觉得人生之路你得认,但是也用不着灰心,世俗不见得让你太快乐,但世俗也不见得能坏到哪里去!想想《撒娇女人最好命》和《如懿传》吧,不管剧本离不离谱,那种打上悲凉底色的感情表达就是会让人有共鸣。

 铺垫了这么多主要是想写我今年非常爱的男演员马赫沙拉阿里,有人说他的全名非常难记,叫:马赫沙拉哈什巴兹阿里(Mahershalalhashbaz Ali),但是我看一遍《绿皮书》就记住了,在《绿皮书》里他头一昂就把所有的感情给端住了,剩下的就是高贵,充满悲凉的高贵。没学过剧作的外行人(我本人)一直认为《绿皮书》其实是一个双男主电影,相比于情感表达和人物诠释,你奥斯卡的政治正确算个屁啊! 

马赫沙拉的人生经历和演艺之路综合起来看很有意思。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跟着妈妈生活,他20岁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爸爸去世之前他见他爸爸的次数特别少,但是他的一生却是受爸爸的影响最大,爸爸是舞蹈家,他也受此影响在大学毕业之后继续修了与原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表演学硕士。 

插播一个心理学知识点,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跟着母亲生活的),对付父亲很容易产生两种情绪,一种就是对男性不信任,甚至是对男子性别的排斥;另一种就是对于男性的崇拜,渴望变得更强更Man。马赫沙拉的人生走向更像是后者,这不仅体现在他对父亲的崇拜,更体现在他对婚姻家庭的不排斥。

 《月光男孩》的时候,他演一个毒贩,却对一个单亲孩子无比温柔,像爸爸一样教那个孩子如何做好保护自己。我本人早就厌倦奥斯卡的政治正确,一上来就搞正确我就会特别排斥的,忍不住想要拉进度条,但马赫沙拉一出现我的注意力就绝不会离开屏幕,他那种来自人生经验的表演,我看一次心就软一次。

 在马赫沙拉的人生里还经历过一次信仰的转变,最初他跟妈妈一样都是基督徒,但是后来他改信伊斯兰教,在这一点上他的妈妈并没有反对。

这里说一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最主要的区别:在宗教思想上伊斯兰教没有对政治有高度地重视,更倾向于对神学、形而上学和伦理道德的研究,所以在精神的思辨领域有更强的表现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伊斯兰教徒们更加相信命运,对预定论非常崇拜,相信命运是有底色的。而基督教本质上比较重视世俗,重视教会的权力,认为人生来就有原罪,人死后气息会被上帝收回,来于尘土最后也要归于尘土。

宗教都是渡人又渡己,一切无可厚非。信仰的最大的力量是影响人的精神气质,人生经验会极大影响我们成为谁。马赫沙拉身上透着认命的悲凉,但他又柔软、强健、自由、高贵、冷峻,他一次又一次提醒我,成长这回事上——我们就是我们经历的一切。

 昂首挺胸,把一切情感都端住,人生底色是悲凉的,所以你还等什么,该燃烧的就燃烧。


评论 ( 7 )
热度 ( 58 )

© Young double | Powered by LOFTER